你的位置:新疆股票配资门户=股票配资安全=股票配资开户网 > 股票配资开户网 > >你是否在进行一场叫做“坚持”的行为艺术?
热点资讯
股票配资开户网

你是否在进行一场叫做“坚持”的行为艺术?

发布日期:2024-04-25 09:38    点击次数:19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坚持是一个褒义词吗?和朋友探讨“坚持”这个词,产生了一个思考,当你觉得一个事情需要坚持的时候,它本身的意义和你对它产生的兴趣还在吗?

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里看到一句话:自律带来自由。那么请问大家是怎样定义这个“自律”的呢?

传统观念里认为自律就是要有毅力,要克服惰性,要与人性里的“贪嗔痴”作斗争,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于是,我们不管是学习、工作、生活,或者是做一些比较辛苦的事,比如减肥,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坚持,坚持似乎是取得成就、获得成绩的背书,所以从这个维度上来说,“坚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褒义词。

我们是否考虑过,在坚持的过程中自己是否愉悦呢?长期坚持做一件让自己并不快乐,甚至是为了坚持而坚持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

然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或者一些留存下来的传统会告诉你做这件事情是对的,所以你应该去努力坚持。注意!想一想“应该”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如果很高,就有可能造就了一种“应该思维”。

比如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去减肥了,应该学习一门普遍意义上很有前景的专业,应该做一份薪水不错、高保障的工作。再或者在生活上,什么样的审美才是公认的美,怎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最后,为了这场我“应该坚持努力”的行为艺术,你去做了一个自己不喜欢却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别人考证是自发地提升专业技能,你是为了考证而考证;有的人早起跑步是为了体会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你是为了完成自己制定的那个近乎苛刻的时间表,而且两天后也许就放弃了;再或者兴致冲冲办了一张健身卡,最后沦为洗澡卡。

这种应该思维的底层逻辑,是别人告诉你什么是对的,它是一种外界创造的理想性规则,受到这种思维影响的人,总是愿意调整自己去适应或者达到外界的要求,在“别人”制定的规则里搭建一个“会被喜爱的理想自我”,并且为了成为这个“自我”而努力,但这个自我并不一定是他内心真正想要成为的自我。

这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的误区。

这个思维如果存在于我们的理性脑之内,受到周围环境的长期影响作用,你就会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对的,我应该努力坚持。与此同时,又去压制感性脑,也就是压制潜意识里的真实愿望,感性脑只能悻悻地告诉你:我不开心。

还记得我们说过理性脑在感性脑面前就是个弟弟吗?感性脑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在反复被压抑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在积蓄反弹的力量。

所以总是强迫自己应该干什么,但是没有内生动力去驱动,结局有可能就是不断地放弃“坚持”或者“苦苦地坚持”,如果“没心没肺”的话就还好,无非是每次坚持失败的时候不开心一下就翻篇了。但是如果每次的负面反馈都随着情绪积压下来,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引发和堆积一种“为什么我那么差劲,总是一事无成”的焦虑情绪。

所以应该思维看似积极上进,其实是一种僵固思维,如果你也认同,不妨看一看几个调整这一认知的小Tips:

图片

找到做事真正的内驱力

刚刚我们说的,如果总是在应该思维导向下做事,我们做事前的习惯思路就是What to do,或者how to do,但如果你对所做的事有所期待,也就是有内生动力和热情,那么做事前就会去考虑“Why”。

这样就不是在应该思维的惯性作用下的选择,而是在真正的内驱动力下的选择,简单来讲,就是做那件你喜欢的事,而不是别人觉得好的事。

图片

了解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真相和正确的认识都是相对的,接纳更多的可能性

这个多元的社会本来就意味着有很多的差异和不同,人的成熟其实是从接纳差异和不同开始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质,怎样最大程度地开发自己的特质,而不是盲从普世的“正确”是改变的开始。

世界是变化和流动的,举个例子,在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商人都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职业”,但是谁曾想现代商业撑起了世界的变化,未来人工智能的社会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过去200年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实在惊人,所以这个世界上有特别多的可能性,我们现在的认识都只是局限于当下,活在当下很重要,但是活在当下也意味着同时接纳现在和未来的不同。

所以没有什么是绝对应该的。

图片

学会描述事实,

而不是评价事实

想想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是不是总是习惯去评价一件事?然而评价性的语言会用我们头脑中的观点、概念对信息进行封装和加工,从而使信息变得主观化,而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观点和看法,可能是造成我们的应该思维,进而引起焦虑情绪的来源,但它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

就像上面说的,所谓的真相和认识都是相对的,当我们去评价它的时候,我们已经先入为主地封装和加工了事实,就很难再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去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也就很难找到自己的真正意愿。所以,在思考问题时以旁观者视角去描述事实更有利于我们做出思考和制定行动计划。

当然,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时,我们的活动也常常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慢慢探讨和练习摒弃应该思维的方式方法,毕竟谁不想过一个在秩序框架下更尽兴的人生呢?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广州农商银行(01551.HK)订立内资股认购协议及完成内资股发行
下一篇:2023年扭亏为盈,有方科技创新业务打开增长空间